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经济频道 > 经济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优秀毕业生事迹展播⑥|中国民兵 精益求精 恩施女娃阔步走过长安街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18:5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编者按:

成立于1978年的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现校址位于武汉市经开区(汉南),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院校。自成立以来,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孕育和积淀了矢志不渝的工匠精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优良的校风学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有学生12000余人,已基本形成理、工、文、管、经、艺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综合竞争力、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节节攀升。

学生是学校最好的名片。这些年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行业人才,我们从中选择一些优秀代表予以采访报道,从他们身上感受一所学校的育人理念,感受青年一代的奋发有为。今起推出,敬请关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 金季 通讯员 高程 王香 冯庭胜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阅兵环节,民兵方队、也是本次阅兵唯一的女兵方队,格外引人注目。方队成员从15个省份抽组而来,其中,来自张富清民兵应急连的25岁苗族姑娘姚兰,作为恩施州唯一一名入选民兵,光荣接受了检阅。

阅兵结束后姚兰说:“走上长安街,脑子里满是‘腿伸直’‘头抬高’的要领。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民兵的风采,容不得半点差错。走过天安门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家乡有位老英雄

恩施州位于武陵山腹地,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自治州。1955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面临退役转业,听说湖北西部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其中来凤最偏远、最困难,他二话不说,“那我就去来凤。”

从恩施到来凤,需要向南走100公里山路,而再向西30余公里,跨越新峡河,拐过20余个山弯,便是姚兰的家乡——旧司镇龙桥村。

旧司镇

为方便读书,姚兰从小在县里生活。她爱看军旅剧,对军旅题材的喜爱,在她心中种下了当兵的梦想,也让她坚持锻炼身体,“5点多就起床跑步,一跑就是两个小时”。

2018年高考结束后,她被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汽车与机电学院录取,“但我很想当兵,一拍大腿就报名了,收到体检通知后才跟家里说。”同年9月,姚兰保留入学资格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战士,并凭借自身努力入选舰艇单位,最终成长为一名万吨巨轮的操舵手。她也是龙桥村的第一名女兵。



2019年的一天,姚兰读到《湖北省来凤县离休干部张富清纪事》这篇报道,“看到家乡来凤两个字,瞬间两眼放光,读完后被老英雄深藏功名几十年的事迹深深地震撼。”

当时的来凤,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走的时候感觉还是小县城,回来的时候刚下高速,被宽阔的马路惊呆了。最惊讶的是,街边出现了很多张富清红色驿站。”

当她了解到驿站志愿者们为乡里乡亲做一些应急救援、关爱帮困的服务,“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后来我加入张富清民兵应急连,每逢寒暑假就报名红色驿站参加志愿服务。”张富清扎根来凤、奉献一生的精神,已化作不息的薪火,融入来凤人的精神血脉。


姚兰参加志愿服务


退伍归来再读书

服役期间,姚兰郑重决定了一件人生大事——她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年疫情发生时,我正在外地服役。当时政委的一句话——‘党员同志要冲在前面’——深深触动了我。再看到新闻里党员先锋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事迹,我就想自己也要成为党员,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于是当年3月,我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在部队的培养考察下,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退伍后,姚兰回到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学习。她保持了部队的优良作风,主动承担军训教官助理的职务,并担任“红色先锋团”团长,积极参加校园国防教育等各类活动,赢得了师生的高度认可。


军训期间姚兰担任军训助理


在校期间,姚兰的成绩排名学院第一,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低压电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中级资格证等高含金量的技能证书,先后获得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优秀共青团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并获得2021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22年国家奖学金。

她的心愿,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姚兰光荣入党。

在朋友圈里,姚兰这样写道:“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我不满20岁,今年您100岁,我21岁。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万丈光芒。”



2023年,姚兰从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毕业时,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相信这不是最后一次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学生的身份出现在大家视野中!”

如今,这句话通过九三阅兵照进现实。

中国民兵展风采

今年元旦假期,姚兰特意来到北京天安门看升旗——当时她没料到,整整9个月后,她会以民兵方队一员的方式,再次回到这个地方。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民兵方队由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352名女民兵组成,覆盖沂蒙山、冉庄等主要抗日根据地;成员身份多元,涵盖村支书、街道办事处民政助理、警察、学生等各行各业。

从公开信息可见,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核心区仅66秒,期间需精准完成128步,步幅固定75厘米,摆臂高度精确到厘米。这组严苛的标准,对训练提出了极高要求。为达标准,每位女民兵日均训练步数超 5 万(约合 20 公里),有队员累计磨破了37双皮鞋。背包绳绑腿、激光测距仪,成为训练的 “标配”,并由退役军人专门负责指导零基础队员。训练的高强度深入日常,有人甚至在睡梦中大喊 ——“标齐!”

这些细节,充分印证着女民兵们喊出的口号:“中国民兵,精益求精!”

因此,当民兵方队在9月3日9点56分踏着正步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时,飒爽英姿征服了所有观众。微博话题“女民兵又美又飒”单日阅读量破亿。有网友盛赞:“荒漠迷彩配短靴,飒出新时代女性力量!”

民兵方队的精彩亮相,也牵动着千里之外姚兰家人的心。阅兵当天,她的外公兰先成与母亲兰红英在来凤通过直播观看了阅兵。“我看见了,第11排,从左数第8个,就是她。”兰先成说。

母亲兰红英同样欣喜不已:“看着女儿英姿飒爽地昂首迈过天安门广场,我心里无比骄傲和自豪。我想告诉她,你敢于挑战、全心投入的样子特别耀眼,为你骄傲,也为你鼓掌!”

胸怀凌云志,巾帼绽芳华。“感谢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对我的培养,让我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光荣的新时代民兵。祝愿母校乘风破浪、桃李芬芳!”姚兰说。

【责任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