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在北京重磅发布,受到保险消费者广泛关注。
据悉,该项研究由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并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有关专家全程给予学术指导。作为本次学术研究牵头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陈凯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白皮书重要研究成果,并为中国家庭如何配置保险支秒招,提出家庭保险科学配置“三步法”。
第一步:先定性——搞懂“家里该优先防御啥风险”
通过对家庭风险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白皮书创新性地对家庭风险进行解构,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是家庭风险的一级因子,家庭生命周期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单身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夕阳期;家庭财富水平将家庭分为一般、中产、富裕和高净值四个类别。
白皮书研究提出动态生命周期下不同财富水平的家庭,其风险特征与保障重点各不相同。比如:初创期一般家庭要优先预防“大病花钱、意外断收入”;发展期中产家庭得扛住“大病、意外+孩子教育、自己养老”双重压力;夕阳期家庭则要重点关注“大病住院、长期照护”的开支。鉴于研究结果,白皮书对不同生命周期、不同财富水平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需要解决的优先级进行了归类,并对解决这些风险的保险形态进行了梳理,总结出20类典型家庭风险配置模型。
图表1:20类典型家庭风险配置模型
第二步:后测算——评估“家庭花多少钱买保险划算”
很多消费者在为家庭配置保险时都有一个顾虑,既担心买保险占用过多资金,影响日常开支;又担心配置得太少,真出事时“不够用”。针对消费者的痛点,白皮书创新推出“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帮助家庭测算最优保费支出占比。有了这个模型做参考,家庭再也不用“拍脑门”决定花多少钱买保险。
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以家庭总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结合跨生命周期预算约束,帮助家庭在消费、储蓄与保险支出间找到最优平衡,避免因盲目投保导致的资源浪费或保障不足。随机动态模拟通过千次迭代生成的多元风险情景与经济变量组合,让家庭提前预判收入波动、投资收益变化等不确定性影响,进而依据模型输出的最优保费配置比例,动态调整保险策略,实现从被动应对风险到主动规划保障的转变。
图表2: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模拟结果参考
第三步:再确定——算准“需要多少保额才够”
对于一个具体的家庭,合理、妥善地管理家庭风险,既要保费支出科学合理,又要保障额度安全充足,各项风险管理中保额需要配置到多少,可以借助家庭风险保障需求测算逻辑,对家庭风险进行分析和测算,参考推荐的理想保障额度,逐步完善家庭风险保障计划。白皮书中针对家庭死亡、疾病与意外伤残、养老、财富保值增值和财富安全风险的保障缺口如何测算,都给出了清晰的逻辑。
以“身故风险保障缺口测算”为例,要充分衡量家庭中最重要的劳动人口身故后,对其受养人(需要抚养与赡养的人)的影响。一般而言,身故风险保障缺口的定义为“保障需要”减去“可用资产”,保额目标应该以“维持生活水平”所需费用为参考,也就是说当家庭支柱身故后,受养人或余下的家庭成员所获得的经济支持不会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家人维持生活需要的总费用减去身故人的可用资产的差,就是所需要的保额。
以此类推,重疾保障缺口为医疗保障缺口加上家庭保障需要减去可用资产,即得重疾后需要的治疗费+康复费+其它损失费用,再减去可用资产。养老保障缺口的定义为养老保障需要减去可用资产,即退休后希望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额度,减去确定获取的养老金额度和其它可用资产,就是“养老缺口”。
至于财富保值、财产安全这类难量化的,白皮书也给出配置策略,一般而言,财富保值增值风险保障缺口的定义为弱化投资风险,获得长期、稳定收益,投保目标应以保证生活稳定和财产安全为主,努力实现投资收益下生活水平的提高。财富安全风险保障缺口是衡量家庭为保护家庭财产数量和归属权等,而需要进行的财产规划。投保目标优先考虑保证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和合理传承利用,即面对诸多因素如法律事务时,家庭能够保证财产的所有权并将财富合理利用,有效传承。
(湖北日报通讯员 黄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