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经济频道 > 经济

第三届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在随县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11:26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 罗翔)10 月 11 日,第三届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在湖北省随县举行。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与代表齐聚炎帝故里,围绕稻米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凝聚共识。

活动现场

本次会议由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武汉轻工大学、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油料产业分会、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省稻米油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中国科协咨询决策首席专家王瑞元、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随州市委副书记吴晓军、随县县委书记陈良等嘉宾出席会议,共话产业发展大计。

作为会议重要环节,多位嘉宾在致辞中锚定产业价值与发展方向。湖北农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彭波介绍,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以 5G 技术赋能生产全流程,实现透明化、可视化管理,获评 2025 年湖北省绿色工厂、5G 智能工厂及无人工厂,未来将持续深化产业合作,助力稻米油产业链做大做优做强;随州市委副书记吴晓军表示,随州正构建稻米全产业链,期待联盟带来创新资源,当地将提供全方位保障支持产业发展;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指出,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大稻米油技术创新,促进 “三链” 精准对接;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油料产业分会会长相海强调,分会将推动提升稻米油消费者认知与品牌建设;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何东平则提到,稻米油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食用油,联盟 2025 年将夯实产业基础,还将向国家建议推广,助力提高油料自给率。

中国科协咨询决策首席专家王瑞元作《发展稻米油产业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主旨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指引。他指出,我国每年粮油加工副产物中,米糠、玉米胚芽等可制油资源约 2300 万吨,开发潜力巨大。经过技术突破,我国已形成 “分散保鲜、集中制油” 等产业模式,2024 年稻米油与玉米油产量合计 215 万吨,占国产食用油产量 15.23%,将食用油自给率提升约 5 个百分点。为践行 “大食物观”,他建议加大政策支持,5 年内将米糠制油利用率从 30% 提至 70% 以上,推动稻米油产量增至 160 万吨,进一步提升食用油自给率。

会议期间,江南大学教授金青哲、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刘玉兰等专家学者,围绕稻米油绿色加工、营养功能、装备创新、质量安全等议题展开研讨,为产业技术突破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会议明确多项重要事项: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相关负责人郑勇宣读《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稻米油质量与安全倡议书》;联盟副理事长闫子鹏宣读《关于增补副理事长单位和副理事长的决定》;确定浙江得乐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第四届联盟年会承办方。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稻米油 5G 绿色智能生产车间,实地感受 5G、大数据等 “新质生产力” 对传统粮油行业的重塑。大家表示,现代化智能工厂为稻米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稻米油产业搭建了技术交流与合作对接的平台,更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稻米油产业技术进步与竞争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