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齐玲 徐宁婧)7月25日上午,蝉鸣声声,芙蓉摇曳,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校区迎来一群特殊的“黄背心”——武昌区紫阳街道保安社区暑期托管班的30名小学生。在社区联合工会、社会组织青果壳志愿者服务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百社服务队的组织下,化身“一日大学生”,开启了一场“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推开时光之门,学生们来到华中师范大学校史馆,瞬间“穿越”122年。泛黄的老照片、带着锈迹的教具、写满批注的讲义……在华中师范大学百社服务队志愿者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文华书院”“中原大学”这些陌生名词变成了鲜活故事。“原来华师比我们爷爷的爷爷年纪还大!”三年级的杨云纤小朋友在笔记本上写下豪言壮语:“以后我也要考华师,做祖国的‘螺丝钉’!”
文脉悠悠,桂子山赋夏日长;书山墨香,四壁图书中有我。当打开图书馆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满墙书籍让同学们齐声惊叹。他们踮起脚尖、压低声音,生怕惊醒了沉睡的“知识精灵”。移步室外,桂子山赋石前墨香犹在。同学们伸出小手指,顺着遒劲的笔画“空中临摹”,现场秒变“迷你书法课堂”。从恢宏的图书馆到隽美的桂子山石刻,他们深切感受到华师人文底蕴的深厚。
“追慕先贤遗风,瞻仰英雄风貌”。研学团来到恽代英广场,同恽代英同志的雕像合影留念,感受华师的红色文化,领略华师的革命精神,“向英雄学长敬礼!”在恽代英雕像前,孩子们齐刷刷举起右手,稚嫩的童声朗诵《狱中诗》。“我觉得今天的红领巾更鲜艳了!”研学团的余皓洋同学激动的说。
文学院长廊里,孩子们围着“甲骨文猜字”展板脑洞大开;历史学院标本室里,恐龙化石和汉代瓦当让他们发出此起彼伏的“哇哦”。志愿者哥哥抛出问题:“如果穿越回古代,你想做什么?”“我要当诗人!”“我要做将军!”“我要当老师,把知识传给更多人!”童言童语,铿锵作答,立志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传承者。
临别前,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不舍——几位同学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感受。保安社区作为华师公管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出“桂子山系列研学2.0版本”,让更多孩子在“大学一日游”中遇见更大的世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